
宣傳教育
警鐘消防
315專題:提高風險意識,警惕金融陷阱
近年來,隨著我國金融、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,汽車市場中存在的“零首付”購車、購車返現等極具吸引力的金融購車政策,猶如一陣風刮向了想急切購車又沒有足夠資金的客戶心中,不僅危害了客戶的財產安全,而且嚴重破壞了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,阻礙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。
面對多種形式的金融購車,即將買車的朋友需多加小心,而我們也為大家整理了市面上常見的幾種汽車金融騙局,遇到這幾種情況,消費者千萬別以為自己占到了便宜,說不定你已經掉進了中介公司精心設計的陷阱里了。
一、龐氏騙局,高回報必定伴隨高風險
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,金字塔騙局的始祖,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,以制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。
表現形式:對于老客戶的投資回報,依靠新客戶的加入或其他融資安排來實現。
這種情況下雖然回報率存在差異,有些高得離譜,有些則屬于穩健的超常回報,但都強調“投資必賺,絕無虧損”。投資項目似乎永遠不受投資周期、產業環境的影響。他們竭力渲染投資的神秘性,將投資訣竅秘而不宣,努力塑造自己的專家形象。
二、“零首付”貸款購車陷阱多
“零首付、零利率、免擔保、輕松購車……”你一定會看過這樣的廣告,如果你選擇了零首付購車,估計從此你也就告別開車了,因為這正是一些套路貸公司設下的陷阱。
表現形式:提高車價。
若客戶購買一輛價格為7萬元的自用小汽車,以首付30%為例,要想“零首付”,經銷商只要將車價寫成10萬元即可,這樣消費者可以獲得10萬元×70%=7萬元的貸款足額提車,讓客戶不掏錢就可以開好車。一些客戶看到誘人的宣傳,簽署協議并為之付費。殊不知,已經掉入中介公司的陷阱,等回過神來,中介公司早已人去樓空,而客戶也錢車兩失。
三、購車返現,“餡餅”變陷阱
買到一輛性能佳又實惠的車,是大多消費者共同盼望的,但很多商家抓住了一部分客戶貪圖便宜的心理,為了盈利他們紛紛打出了“買車返現金”這樣的廣告。
表現形式1:“按指定價購車,即享全額分期返現”
這種騙局的套路是:先交錢購車,并且正常買保險和交稅,之后開始逐月返錢。
舉個例子,假如返現方案是每天返還(購車款—已返金額)*5?,另扣除16%的服務費用。那么,購買一輛20萬的車,提車后第一天能拿到116元錢,第二天是115.9元,但這20萬全返還要多久?商家不會告訴你,只會說“5年返還60%”,這個方案看起來似乎很誘人,但實際算一算就知道,按照5?遞減計算,20萬全返還可要等75年。
表現形式2:車身打廣告,連續3年返現
有些客戶看見所謂“廣告公司”的宣傳,表示只要在車身上打三年廣告,并且交一定的廣告管理費,就給客戶每月返現,直到還完貸款為止,而客戶本人只需繳納車輛首付款并支付給“廣告公司”手續費即可。客戶貪圖小便宜,就辦理了該業務,結果“廣告公司”只償還了兩個月的月供就消失無蹤,客戶車輛被收回,征信也蒙上了污點。甚至有很多客戶,剛剛繳納完首付,“廣告公司”便跑路失聯,客戶繳納了首付卻無處提車,最終財物兩失。
四、洞悉騙局套路,不做冤大頭
通常,商家利用復雜的合同、貸款手續以及復雜的計算方式,使缺乏一定認知的消費者蒙在鼓里。另外,還有常見的篡改合同、優惠促銷噱頭等陷阱。基于上述情況,消費者應在購車中注意些什么呢?
1、選擇正規、有資質的汽車經銷商或車貸機構。正規經銷商或車貸機構具有成熟的業務流程、透明的消費。誠信的服務經營理念,而小公司成立時間不長,無抗風險能力,謀求暴利欺騙消費者。
2、購車前詳細檢查與經銷商簽訂的《購車合同》、與金融機構簽訂的《借款合同》,一定要了解合同的整體內容,尤其是利息、月供金額、償還期限等關鍵信息。另外要留存合同,防止單方修改合同,并且要注意理順自己與各方的法律關系,正確界定自己與各方的權利義務,避免法律陷阱。車貸最好親自辦,千萬不能隨意簽署空白合同,由經銷商代為填寫的須自己確認后簽字。
3、謹慎對待款項打入他人賬戶的還貸形式,防止經濟陷阱。
買車還要看自己的需求和經濟狀況,在揭開這些金融購車騙局后,千萬不要掉進購車陷阱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,請提高警惕,謹防上當受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