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宣傳教育
警鐘消防
關愛老年群體 普及金融知識
伴隨著老年人群體收入和理財意識的提高,參與金融消費的老年人越來越多,而部分老年人金融風險意識較為薄弱,需增強對金融知識的學習,加強風險防范。下面,請跟隨我們一起學習金融消保知識,守住自己的錢袋子吧!
01
老年人購買保險產品
需要注意哪些問題?
(1)切忌貪圖小便宜
購買產品時,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,不要因為禮品和優惠而忽略產品的適用性,最終缺失關鍵保障。
(2)用好保單“猶豫期”
在收到保險合同后,一般都會有“猶豫期”,如果購買到不合適的產品,可在“猶豫期”內向保險公司提出申請,即可全額退還所交保費。
(3)如實告知自身情況
老年人罹患慢性疾病的概率較大,在投保時一定不能心存僥幸,刻意隱瞞既往病史,否則,可能日后被保險公司拒賠、解除合同并不退還保費等。
(4)拒絕任何代簽行為
投保時切記要在核對所有信息后本人親筆簽名,包括親筆抄錄風險提示等內容,特別是當被保險人是自己子女時,一定要子女完全知情并由子女親筆簽名,杜絕一切形式的代簽名。
(5)警惕虛假維權
勿輕信某些打著“代理退保”、“代理維權”幌子的個人或團體,避免喪失風險保障,造成資金損失。
02
老年人參與金融消費
需要注意哪些問題?
(1)維護個人信息安全
個人信息要注意保密,勿隨意將身份證、保單、銀行卡、賬號密碼等涉及隱私的敏感信息提供給他人或在公用電腦上留存,也不要回復索要隱私信息的可疑郵件或短信,防范他人惡意使用,蒙受損失。
(2)注意網上支付安全
一是網上交易應當先確認網址是否正確,并在完成交易后及時退出,避免后續風險。二是應避免使用公用Wi-Fi進行網上支付,不要掃描不明二維碼、登錄不明網站。三是網絡購物及售后應當通過官方渠道,切勿輕信來源不明的電話、信息或非正規網絡鏈接。
(3)提高防范非法集資意識
一是辨別非法金融廣告,謹慎投資,了解投資有風險、收益越高風險越高,結合自身經濟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投資,警惕非法集資陷阱。二是老年人投資前要征求家人、朋友意見,不要盲目相信造勢宣傳、熟人介紹、專家推薦,不要被高利誘惑。
03
防范金融詐騙,需要警惕的“六個凡是”是什么?
①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,都是詐騙。
②凡是讓給“安全賬戶”匯款的,都是詐騙。
③凡是通知中獎、發放補貼要先繳費的,都是詐騙。
④凡是通知家屬出事要匯款的,都是詐騙。
⑤凡是電話索要隱私信息及驗證碼的,都是詐騙。
⑥凡是要求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,都是詐騙。
04
防范金融詐騙,需要做到的“六個一律”是什么?
①陌生來電中談到銀行卡的,一律掛掉。
②談到中獎而自己并未參與活動的,一律掛掉。
③談到“電話轉接公安局、法院”,一律掛掉。
④收到誘導點擊鏈接的不明短信,一律刪除。
⑤微信里陌生人發來的鏈接,一律不點。
⑥提到“安全賬戶”的,一律不信。
05
防范金融詐騙,需要牢記的“三個切莫”是什么?
①切莫貪圖小恩小惠,警惕虛假金融產品宣傳,不給犯罪分子可趁之機。
②切莫疏于與家人溝通,遇事多商量,有疑問求助,識別金融騙局,遠離非法金融活動。
③切莫相信一夜暴富,投資要走正規渠道,購買正規投資產品,防范非法集資和投資陷阱。
06
防范金融詐騙,需要知曉的“三個務必”是什么?
①務必知曉必須按時還清貸款,否則會影響個人征信。
②務必知曉個人征信由央行征信中心統一管理,其他機構和個人都無權刪除和修改。
③務必知曉自稱能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的都是虛假征信詐騙,切勿進行任何轉賬。